在北京的胡同里有這樣一個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它雖坐落于鬧市之中,卻又靜謐有余,頗具中國韻味。1年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中國辦事處(下稱中國辦事處)在這里設立,搭建起一座中國與WIPO之間合作的新橋梁。“1年來,在我們的努力下,中國辦事處已經與中國多個政府部門建立起了有效的溝通渠道和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加強中國與WIPO的交流與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日,中國辦事處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4年,WIPO在中國設立辦事處,這是繼日本、新加坡、巴西之后,WIPO設立的第4個駐外辦事處。這是一個十分恰當的選擇。中國不僅擁有全球最大的知識產權機構,也是重要的文化產業的輸出國。”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宏兵表示,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中國的經濟發展對世界的影響日益明顯,中國的知識產權地位也在穩步提升。“知識產權是推動經濟創新發展的有力支撐,中國辦事處是促進中國和WIPO交流與合作的新紐帶、新橋梁。”
對于剛剛成立1周年的中國辦事處來說,過去的一年是忙碌而收獲頗豐的一年。“人少事多”是陳宏兵對中國辦事處過去一年的感受。他說,雖然中國辦事處工作人員不多,但是工作量卻不小,每天都在忙碌與充實中度過。據陳宏兵介紹,中國辦事處特設兩部熱線電話向民眾提供咨詢服務。截至2015年7月底,中國辦事處已接到全國各地各類咨詢300余次,共接待了60余次人員來訪,舉辦了近20場研討會和研修班;與文學、電影、音樂和互聯網文化企業等人士加強了互動,介紹了國際版權發展的新趨勢,鼓勵和幫助其運用法律武器捍衛合法權益,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1年來,中國辦事處與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建立了有效的溝通渠道和良好的合作關系,在項目合作與未來規劃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外,按照要求,中國辦事處還與中國相關的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和產業界代表進一步加強了溝通與交流。”中國辦事處副主任呂國良向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表示,中國辦事處通過開展培訓等一系列的工作,為中國企業、高校、科研單位提供了有益的幫助。中國辦事處還積極促成中國海爾集團成為WIPO綠色技術交易市場的合作伙伴,并為中國聯想集團了解和使用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體系提供了幫助與支持。中國辦事處官員鄧玉華表示,中國辦事處的各項活動獲得了中方各界的積極響應和廣泛歡迎,因為這些活動既服務于WIPO的戰略目標,又契合中國發展的現實需求。
中國辦事處還始終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加大知識產權宣傳力度,增強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作為慶祝中國辦事處成立1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前不久,為期兩天的WIPO中國媒體研修班在北京開班。研修班以專題講座和實地參觀的方式,為中國媒體更好地進行知識產權新聞的報道提供幫助,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輿論氛圍。“此次媒體研修班是WIPO與中國合作30多年來首次開設的專門針對媒體的交流活動,也是該組織在亞太地區舉辦的層次最高、參加人員最多的媒體活動。”WIPO副總干事王彬穎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她希望此次研修班能為中國媒體提供更多的知識產權資訊,不僅能讓媒體更深入地了解WIPO,而且還能及時地向世界傳播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成就的“好聲音”。
王彬穎期待,中國辦事處的明天會更好。 (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